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院新聞
  • 立德九秩訪初心,精業強國擔使命 ——電子工程學院赴貴州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立德九秩訪初心,精業強國擔使命 ——電子工程學院赴貴州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通訊員 楊笑宇)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組織和引領學院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在觀察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以實際行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建校90周年,727日至31日,電子工程學院組織師生赴貴陽、遵義、赤水、平塘等地開展“重走初心之路,尋根九秩西電”社會實踐活動。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楊光暐、正處級組織員黃偉、黨委副書記劉建鋒、綜合辦公室主任楊峻瑋及教師代表、本碩博學生共計20余人參加本次實踐活動。

行前讀書會:重溫紅色歷史 追尋初心使命

7月26日,實踐隊師生召開行前讀書會,共同學習《王錚傳》中“遵義會議前后的通信部署與聯絡”和“四渡赤水戰役中的無線電通信”選段、《長征組歌》美育公開課《四渡赤水出奇兵》。與會師生討論分享從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到大膽探索的改革開放時期,再到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今天,一代代西電人始終堅守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與共和國發展同向同行。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挖掘紅色故事,傳承西電紅色基因,勇作擔當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校企協同共建之路

7月27日,學院師生來到中國振華電子集團,與企業開展座談并參觀交流。中國振華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在貴州建立的軍工電子基地,編號0八三。座談會上,中國振華人力資源部部長司勇介紹了振華的歷史沿革、三線精神及企業發展愿景。與會師生就黨建、人才培養、產業合作等領域進行深入交流。會后師生共同參觀了黨建團建活動室、生產車間、研發車間等。實踐隊成員2020級本科生胡云飛談到,振華前輩們“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三線精神同西電人“聽黨話跟黨走”的精神特質相同,在當前卡脖子技術封鎖大背景下,我們要向我們的民族企業學習,希望有朝一日我們也能扛起大旗,為祖國的電子信息事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天眼(FAST)——榜樣校友奮斗之路

28日,學院師生前往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中國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我校段寶巖院士團隊深度參與了天眼項目,為500米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貢獻了西電智慧。學院師生參觀了南仁東事跡館,學習了南仁東先生數十年如一日為鑄造大國重器不斷攀登、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質。前往天眼的路上,學院任儀教授、張鵬飛副教授、袁冰副教授、張偉濤副教授分別結合自己專業領域為同學們講解天眼的工作原理、應用方向等內容。參觀結束后,實踐團師生召開座談會,集中討論西電校友在大國重器中的突出貢獻以及“五多”的人才培養西電現象。張鵬飛老師深情寄語同學們,“畢生心血筑天眼,人生只為一事來。透過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的先進事跡,我們更能明白這些話語的分量。知易行難,你們要繼續潛心研究、將個人價值寄托于對國家和人民的大愛與奮斗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科技報國的信念與擔當。”


息烽集中營、遵義會議舊址——紅色電波育人之路

193811月,國民黨軍統局設立了息烽集中營這個秘密監獄,選址息烽也是蔣介石迷信妄圖熄滅革命的烽火。”隨著“校史宣講員”2019級本科生陳奕霏的腳步,29日上午學院師生來到了位于息烽縣城南6公里的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我校校友張露萍烈士就曾被關押在這里并不幸被秘密殺害。在監獄舊址,學院師生開展了沉浸式情景劇《信仰的力量》黨史學習活動,回顧張露萍烈士與獄友的揮淚訣別,現場不少師生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學院黨委書記楊光暐帶領實踐隊全體師生緬懷先烈,并為實踐團講授實景微黨課。全體實踐隊員朗誦張露萍烈士絕筆詩《七月里的榴花》,感悟先輩為了革命英勇抗爭的精神,向巾幗英雄致敬!

29日下午,學院師生一行走進遵義會議會址。遵義會議是黨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在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在遵義會議期間紅軍總政治部舊址,學院研究生兼職輔導員王冠玉為師生介紹了我校第一任校長王諍和通信兵戰士為遵義會議順利召開做出大量準備工作,并將遵義會議精神通過無線電迅速傳遍全軍。


青杠坡戰役遺址、四渡赤水紀念館——百年大黨初心之路

30日上午,學院師生前往青杠坡戰役遺址。青杠坡戰役拉開了紅軍四渡赤水的序幕,在我黨我軍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紅軍化被動為主動的經典戰例之一。在這場慘烈的戰斗中,紅軍傷亡3000多人,殲敵3000多人。在紅軍烈士紀念碑前,全體師生莊嚴肅立,向烈士敬獻花籃,緬懷為我國革命事業犧牲的紅軍烈士們。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建鋒帶領師生重溫入黨誓詞并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

在四渡赤水紀念館,師生們驚嘆于毛主席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在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中,積極尋找戰機,有效調動和殲滅敵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圍殲紅軍的狂妄計劃。實踐團成員在實地演唱《四渡赤水出奇兵》選段,感悟百年初心,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致敬!

結束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后,同學們分別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電子工程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祁佳煒談到,一代代振華人艱苦卓絕的奮斗精神值得每一個西電學子學習,通過此次實踐活動,更加堅定了自己腳踏實地潛心科研的信念,爭取為國家國防事業的壯大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王豪說,振華集團從三線戰略中誕生,歷經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重大考驗,如今已成為貴州省內高新企業的重要代表。我們也要抓住行業發展的浪潮期,力爭為軍工企業、大國重器做出自己的貢獻。2018級本科生萬芙莉說,此次貴州社會實踐之行收獲很多。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觀息烽集中營時深入了解我們西電的校友張露萍,她是打入國民黨反動派軍統、戰斗在敵人心臟的巾幗玫瑰,我被她的革命精神深深打動。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涌現出了無數像張露萍一樣的革命烈士,他們不屈不撓,獻身國家的精神,值得我們歌頌和傳承。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是學院黨委貫徹落實“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重要舉措,也是學院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本次活動,邀請專業教師進行指導、組織本碩博學生共同參與,從中國共產黨的非凡歷程中深切感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進一步增強了學院師生對自身所肩負時代責任的深刻認識。

責任編輯:鄧鑒